中概股回归,香港的赢家故事

时间:2022-04-24 20:45:57 投诉/举报

京东赴港上市落下实锤。

一则新闻坐实了京东“犹抱琵琶半遮面”的上市听说。6月8日,京东正式宣布启动在香港二次上市的公然招股,据领会,此次共刊行1.33亿股股份,股票代码9618,公然发售认购期停止6月11日,18日上市买卖。

这也意味着,京东将成为继阿里之后海内第二家在港股二次上市的巨头企业,甚至更能看到的是,就当下的行情而言,京东大概率能够复制阿里18年的事业,股价创新高。

基于此的玄妙信号是,继去年阿里乐成实现回港二次上市之后,现在愈发多的中概股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赴港二次上市日程,刨去京东,另有早年作为四大赴美上市的明星股“网易”,同时,百度、携程、拼多多、好未来、新东方等明星公司也在不停传出回港上市的新闻。

镜头回到2019年阿里现场,彼时香港买卖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就曾在现场叹息,“阿里都回来了,有理由信赖那些漂流在外的中概股会回来。”

在现在二次回港上市的现在,他的话已成为现实。

不外,相较于上市自己,外界更能体贴的是,在这个敏感时刻,回港上市能为这些企业带来什么?而这些企业又能为香港带来什么?

在同股差别权的制度调整下,双方能够快速升温照样存在排挤反映,这些问题都需要企业和香港一起来验证,就当下而言,这些仍然是未知数。

为什么是香港?

为什么是香港?从某种程度来看,这更相当于一个底线问题。

前不久,在瑞幸事宜发酵后,有人对回港上市提到一个颇为有意思的说法,“为什么要回香港上市?由于进可攻,退可守。”

事实确实云云。除了众所周知的瑞幸事宜之外,港股自己就是一盘活水,对大部分企业都拥有足够强的吸引力。

更可以解释为,在香港上市能够为企业提供另一个成熟的融资渠道,同时由于香港是中国开放的最早的投资资源市场,这也就使得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基准面加持,从而在熟悉企业情形的投资人的加持下扩大市盈率,获得与自身加倍匹配的估值。

这恰是美股不能提供的优势所在。以网易来剖析,当前网易的市盈率在16 倍左右。然则,由于市场对网易的价值认定基本来自游戏,与美股和A 股中的一些游戏公司对照,就马上一目了。能够看到的是,现在美股和A 股游戏公司平均市盈率均在20倍以上,网易的市盈率显著处于低位。

除此之外,更有市盈率不到10倍的YY,另有市盈率20倍的微博,市盈率21倍的陌陌和市盈率22倍市值仅100亿美元的唯品会,以及市盈率23倍的搜狗。

更可以理解为,相较于美股的价值评判系统,港股对于公司的优势点更在于对企业营业面的价值权衡和判断,基于此的一个数据是,早在2018年,中海内地资金就已经成为港股市场外来投资买卖者的最主要泉源(占有12%),而依托于海内投资者的认知,中概股更能轻松获得更高的市盈率加持。

同时,更主要的问题在于,若是把回港看作是中概股回家的第一步,那么下一步即是上岸A股,只管就当下而言,海内市场仍然处于不成熟的状态,但通过随着更多科技企业的上市回流,将会倒逼A股举行制度方面的改造,进而接受科技企业回归。

显然,中概股回归香港,更可以看作是在危急之下的一次“资源自救”,就当下而言,它比美股更靠近价值基准面,比A股更成熟,可以说是企业第二生命线的最佳选择。

与其说是瑞幸事宜带来了中概股的第三次回归浪潮,更不如说是它恰如一个催化剂,加速中概股对自身更为科学、合理的自省和设置,是危险,但也更是机遇。

被动“赢家”

若是说瑞幸成就了谁?从蝴蝶效应的角度来看,说香港并不为过。

不难看出,中概股回归香港,将为港股带来大量优质标的,从而为港股通提供更为周全、更为新颖、更为科学的漫衍,进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入场。

基于此,有需要先来领会一下港股的基本结构,以恒生指数为例,作为最古老的指数之一,能够看的是,其中金融股和地产股加起来险些占有了整个恒生指数的半壁江山,而这两者岂论在哪个市场都是处于典型的低估值状态,从生长趋势来看,相较于现在大火的科技股,这两者更等同于陈年老窖,只管体量大,但能喝得起的人并不多。

从当下来看,现在港股市场的市值前五名分别是腾讯、建行、中国移动、汇丰、友邦,显然,除了腾讯是作为科技股、中国移动属于通讯股之外,其余三家均属于金融股。

倘若想要靠它们来实现恒生指数的向阳,显然不是一件可能的事情,若是看这两年恒生指数上涨背后的缘故原由,不难发现,恰是由于腾讯、美团、小米、京东等科技公司的加入,使得恒生指数的结构趋向加倍康健的状态,从而保持与科技生长趋势的同步。

而现今更多优质中概股的回归正在使这一趋势愈发成为现实,可以理解为,也正是由于更多科技类企业的加入,才促使香港股市的生长加倍平衡、合理,进而加倍发挥出金融贸易港的作用。

除此之外,更能看到的是,随着更多中国企业的回港上市,中国投资者的热情也愈发高涨,这也就意味着能够有更大的资金量从内地转向香港,进而为中海内地企业实现合理市盈率打基础。

显然,香港已经成为这场“回归潮”中的最大赢家。

赢家的价值还体现在“香港买卖所”的市值上,最基本的事实是,企业IPO金额越大,港交所收取的承销用度越大,成交越活跃,港交所的业绩也会更有想象空间。

现在中概股回归潮的利好正逐步反映在攀升的股价,从最近的数据来看,香港买卖所已经突破了高位,而且还在不停上涨。

岂论是自动照样被动,在京东、网易等众多公司回港二次上市的过程中,香港或将继续夯实自己的金融职位。

百年香港,香港百年

香港,维多利亚港,九曲回肠。

这个充斥着财富密码的都会,既没有上海的东方侠肠,更不似巴黎般浪漫多情,它更像一个不停寻找财富筹码的猎金者,横亘在中国与天下毗邻的桥梁之上,占有着绝对的优势话语权。

对于香港,知乎上一个高赞评价是,“这是一个房价凌驾天涯的都会,也是一个把生涯揉进影戏里的都会。”

对于这句话更为正确化的解读是,恰是由于香港自身的金融基因,才使得现在的香港在成为亚洲金融中心的同时,更饱尝东西方融会的生涯快感。

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金融已经成了现在香港生长的为数不多的推动力,纵观偌大的李氏家族和香港的各个码头,会发现这句话并不为过。

但更能感知到的是,相较于之前香港生长的青云直上,现在香港的金融职位正在饱受新加坡甚至是上海的“威胁”。

现在来自网络上的一个段子是,“在寸土寸金的维港之畔,一间四星级的旅店一晚的价钱可能只有200港币。若是你改道去新加坡,却很可能一房难求。新加坡的旅店入住率到达93.5%,创下14年来的新高。”

这组数据能够显露出来的现象是,相较于新加坡的金融中心权重不停上升,香港自己对于中海内地以及西欧富人们的吸引力正在下降。

只管这组数据有以偏概全的嫌疑,但从某种程度来看,现在香港的职位也正在遭受来自差别维度的风险偷袭。

另外,一个不得不提的细节是海南,可以理解为,随着现在同步开放自由港和零关税的海南,只管和香港保持同舟共济的角色,但其在逐步发展中也必将拥有无限想象。

客观来说,香港仍然具备足够的实力与底气,特别是在现在中概股不停回归港股的当下,香港正在被不停释放生气。只管在疫情的影响下,全球股市包罗恒生指数都处在历史最低点,但能看到的是随着中概股回归,港股的优质标的正在越来越多,涌入的中海内地与外资的数目也正在逐步增添。

但居安思危是天职,特别是对于身处敏感身位的金融股市。

2017年,TVB刚刚迎来了50周年台庆,在不少媒体评选的TVB十大金剧中,《大时代》总位列榜首,这是一部关于香港股市风云的神剧,记录了港人与由香港内陆的房地产、黄金等行业企业组成的港股相互融会的初始容貌。

现在,几十年已往,腾讯等中海内地企业已然成为港股市场金融疆土的绝对主导,阿里、京东、网易、拼多多、百度等企业也已然回归,或在回归的路上。

百年香港,正在从伶仃走向团结,在中国生长的脉搏声中大步迈进,愈发成熟,也愈发清晰。

在官方微信号上,港交所的名称为“香港买卖所脉搏”,于脉动中见证历史。这是一个赢家的故事,也是一个在漩涡中挣扎前进的都会样本。

【*本文作者裴云,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产业家授权公布,转载请联系原出处。如内容、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,请联系投资界处置。(editor@zero2ipo.com.cn)】